欢迎访问《华表陈情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民生新闻 经济新闻
法治生活 社会万象
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
安全生产 书画收藏
名企在线 时事观察
科技之窗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
健康卫生 房产商情 财经在线
娱乐资讯 旅游天下 海外之声
国土资讯 媒体聚焦
实名爆料 公益热线
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国内新闻 >

【学习摘记】张明刚《军履回望》连载(八十六)

时间: 2024-05-28 20:47 作者:麦穗儿 来源:北京华艺网 点击:

【主编导读】/韩宾

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解放军驻京部队某部少将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明刚自选文集《军履回望》后,引发读者广泛热议好评和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军报军网、央视网、光明日报、中新社、中青报中青网军内外权威媒体关注推介。

(张明刚,男,汉族,湖北随州人,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陆军少将军衔。曾参战荣立战功、被评为“火线优秀共产党员”、并在前线由士兵直接破格提拔为军官)

该书由“理论之光”、“军营之声”、“心灵之窗”三卷组成,收录了作者张明刚从军40年来公开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章、新闻作品、文学作品183篇、55万字。这些文章,有30多篇获奖或被选为教学范文,部分文章被网络平台转载百余次、浏览量超千万

2022年10月,该书首版问世后,受到铁凝、邵华泽、孙晓云、孙继炼、徐贵祥、樊希安我国当今文坛大家泰斗高度评价和广大读者喜爱。2023年1月即出第2版,截止2023年8月,不到1年时间,已是第4版第6次印刷,累计印数超过12万本。2023年2月,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人民出版社会同作者张明刚,共同向全国一千余所高中赠阅一万余本《军履回望》,受到全国广大青年师生的热烈欢迎。

【学习摘记】/王振存

张明刚 《军履回望·军营之声卷》“ 典型宣传 ”板块之《 他,倒在为老干部服务的岗位上: 追记军中孔繁森——林正书 * 》

(本文原载《中华老年报》1995 年 12 月 18 日头版头条转第 2 版,新华社播发通稿,《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采用。与邢志有合作)

编者按:

亲爱的《学友周报》读者朋友们:

2023年11月,本报连载了《军履回望·理论之光卷》中的【十论写作】板块,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包括中国新闻网、中国军网、强军网军委机关网、中华善德网在内的50多家媒体跟进转载;众多学友尤其是作者亲朋好友纷纷在朋友圈跟进转发;广大读者朋友很是喜爱,跟进学习,好评如潮……偶有连载迟发,便有学友垂询敦促,媒体与读者良性互动、互促,成为热点。许多读者还表达了连载《军履回望》全书的强烈愿望。

编辑部同仁因此大受鼓舞,深深感到:《军履回望》 之所以产生如此积极、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是因为这本书不止是一本可以置于案头、随时拿来学习参考的新闻教科书,更是一部能够启迪思考、激发人生奋斗动力的心灵指导书,为人做事作文皆可参考,确实是近年来我国图书市场上非常难得的一部上乘佳作!

因此决定,从第十一期开始,本报将继续以【学习摘记】形式连载《军履回望》。具体是,按该书编排顺序逐篇进行,自序言开始,至后记结束。连载时,前后分别设【主编导读】【社长点评】栏目,不定期开设【读者感言】栏目(选发学习心得感悟),以更好服务大家。

来吧,朋友!让我们跟随三位文坛大家的笔端,一起走进《军履回望》,去探寻成人成才成长道路上的成功“秘诀 ”吧!

《军履回望》,谁读谁受益。

他,倒在为老干部服务的岗位上

追记军中孔繁森——林正书 *

1994 年 12 月 29 日,对 23 集团军镇江干休所的 91 户老干部来说,是个永不能忘怀的黑色日子。这一天,年轻的政委林正书永远地离开了他们,离开了直到他生命最后,仍在为之鞠躬尽瘁的老干部事业。

人们在林正书的遗体前泣不成声,久久不肯离去,老干部们更是痛心疾首,老泪纵横……

林正书,1954 年生于江苏省响水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72 年入伍,先后任班长、排长、指导员、教导员、干休所政委。22 年来,林正书先后 11次受嘉奖、5 次荣立三等功、1 次荣立二等功,1994 年被集团军评为先进老干部工作者。在一个个平凡的岗位上,林正书都付出了过度的辛劳,创造了一流的业绩;不论走到哪里,他都甘当公仆、情系群众;不管遇到什么诱惑,他始终廉洁奉公,一身正气。为了部队的建设,他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年仅 41 岁,就倒在了为老干部搞创收的岗位上。

当人们含着悲痛的泪水送别林正书的时候,都清楚地记得他生前说过的一句话:“为官一任,总要留下点东西,不是物质的,就是精神的。”现在,可以无愧地说,林正书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在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他为官几任,造福几方。生前,他和父母妻儿一直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却为国家创造了可观的物质财富;他过早地告别了人生,却为亲人和战友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1990 年底,林正书由汽车营教导员提拔到干休所当政委。刚来时,他和所长挨家挨户走访老干部,一听情况吓了一跳:所里几台车轮班“趴窝”,用车预约板天天排得满满的;电话挂不通,成了“聋子耳朵”;更让人揪心的是,有的老干部临终时拉着工作人员的手,嘱咐一定要把干休所搞好,让老干部们享点福,多吃点好药……老干部们意见成堆。

林正书和所长一起研究制定了打翻身仗的思路:以服务为中心,以创收为突破口,一年见成效,两年上台阶,三年改变面貌!干休所党委决定,由林正书负责创收。

作为党委书记的林正书,把自己推到刀尖上了。

面对重重困难,他不惧风险,迎难而进镇江干休所建于 1979 年,有老干部 91 户,是距离军区、集团军最远的干休所。

干休所地处偏僻地区,缺少资金和设备,搞生产经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老干部一方面十分关心生产经营,另一方面又因过去吃亏上当而缺乏信心。

1989 年,集团军为扶持干休所发展生产经营,拨款 30 万元,指望给“鸡”生“蛋”。然而“蛋”没生下来,“鸡”也没影了。林正书想:不担风险就没有出路。

为了让大家重新树立起信心,他和所长决定从搞投资少、见效快的工程项目入手,组建机械施工队。所里没有钱,他就和所长带着会计四处奔走去借,东拼西凑筹到了 10 万元,买了 3 台半新的解放 141 改装翻斗车,北上哈尔滨承揽工程。

出发的那天早晨,干休所大门口站满了人,老干部和工作人员鸣放鞭炮为他们送行。看到那充满期待的目光,他的心里真有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年底,他们不负众望,带着 18 万元的收益凯旋,老干部和工作人员的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喜悦。

1992 年苏南各地兴起了开发区热,基建工程项目比较多。为了提高承揽工程的能力,增加收益,他和所长又一次面对风险,动员全所工休人员集资30.8 万元,购进了大型挖掘机、推土机等工程设备,先后投入到镇江市丁卯桥开发区和江阴市开发区施工,两年创收 120 万元,改变了干休所生产经营的被动局面,奠定了为老干部“竭诚服务”的物质基础。

面对伤病折磨,他顽强挺立,忘我拼搏为老干部谋福利,林正书呕心沥血,不仅有甘冒风险的责任意识,而且有革命加拼命的献身精神。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伤病折磨,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带头实干,渡关涉险,创造出令老干部欢欣鼓舞的业绩。

那是 1991 年,他满怀壮志首次带队北上创收的前两天,下楼梯时一不小心把脚脖子扭了,整个脚肿得像发面馒头,平时穿的 40 码鞋根本穿不进去,疼痛钻心。大家劝他缓几天,伤好了再走,他坚决地说:“党委决定我带队北上创收,不单单是挣钱的问题,而是要通过我们的行动,使老干部看到干休所建设的希望。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是不能拖延。”他买了一双 42 码的鞋套在脚上,并找来一根拐杖,一瘸一拐地和前来送行的老干部告别。当他在战士们的搀扶下坐进驾驶室时,额头上已冒出豆大的汗珠,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

1991 年 11 月中旬的一天,正当他在哈尔滨轴承厂工地上组织大家挑灯夜战时,突然停电了。这时工厂的电工早已下班,为了抢工期,他亲自去接保险丝,当他把接好的电闸合上去的瞬间,一道刺眼的弧光扑面而来,把他击倒在地,整个右手烧得像烤煳了的地瓜皮,手指无法弯曲,眉毛烧光了,眼睛被刺得睁不开,一个劲儿地淌眼泪。他一声没哼,到医院简单地包扎了一下,不顾医生劝阻,第二天一早又照样上了工地。眼睛看不见东西,他就边听别人介绍边指挥施工,吃饭时,让别人把饭菜夹到碗里,自己再用左手往嘴里送。就这样,在伤病的日子里,他始终坚持在工地上。这几年,林正书带领干休所搞创收的同志,北至哈尔滨,南至无锡、昆山、江阴,多次转换工地,历尽艰难。

夏天住过凉亭,冬天睡过仓库,也曾经几个人合盖一床被子,睡过渔船,吃的是 4 元钱一天的伙食,干的是别人不愿干的工程。

1993 年 3 月,他带工程队承包了江阴市开发区泰山北路修路工程。这条长 289 米、宽 20 多米的路段,施工难度比较大,路中间有绿化带、电线杆不能破坏,两侧大小工厂好几家,载重车辆每天川流不息。几家工厂提出的条件是:施工不能影响工厂的正常工作秩序,工期只给两个月。施工合同签订后,林正书和大家一起研究施工方案,采取难点地段夜间突击,其他地段白天施工的办法,通宵达旦,连续苦战。在他的精心组织下,提前 15 天完成了施工任务。由于长时间的奔波劳累,他本来就不太好的身体越来越差。他常常腹部疼痛,大家常劝他到医院去检查检查,可他总说自己是胃疼,老毛病没关系,即使嘴上答应了,可工程一忙,又抛到脑后。他口袋里常揣着胃药,每当病痛发作起来,就吃上两片,咬紧牙关硬挺着。

1994 年 6 月 8 日,剧烈的疼痛使他再也支撑不住,终于倒在了工地上,经医院确诊为弥慢性肝癌晚期。他靠着这种吃苦拼命的精神,和所长一起带领大家仅用 3 年多时间就为干休所创收 200 多万元。现在,老干部家家装上了程控电话、全自动热水淋浴器和有线电视天线。过去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缓解,老干部人均福利补助也由 1991 年的 500 元增加到 1994 年的 1700 元。

面对亲友妻儿,他公而忘私,从严要求林正书调到干休所当主官后,一些亲友都指望能借他的光,得到些好处,可事实却让亲友们大失所望。

1992 年 12 月,所里在昆山市甸东镇联系到一项土方工程,施工地段地势低洼,机械无法作业,只能由人工挖运。由于临近春节,当地雇不到民工,而工期又很紧,他带人急匆匆赶回老家,招来六、七十个民工,其中包括他的哥哥和表弟。他像要求其他民工一样要求这些亲朋好友,生活不能特殊,发工钱一视同仁。有的嫌工钱少,他发脾气说:“你们也要讲点奉献精神,不要总是钱、钱的,我有言在先,是让你们来支援干休所建设的,不是让你们来为个人捞钱的。”与他关系密切的表弟年轻气盛,看不惯他的那股“抠”劲。和他大吵一场后不辞而别,直到他去世也没来看看他。时间一长,亲友们看到他和大伙一样抽档次很低的烟,吃一锅面疙瘩汤,睡一样的木板床,甚至连工地临时党支部考虑他长期带病工作,决定给他的 500 元补助费都不要,就再也不说什么了。

林正书的父亲是个老革命军人,已经年过 70,母亲由于三个儿子相继当兵,常年牵挂和劳累过度,落得个阵发性精神分裂症。然而,心系事业,整天劳碌的林正书,却始终没有机会尽他当儿子的孝道。1991 年 10 月,老父亲托人写来一封信,说正书你的母亲病得很厉害,你无论如何也要回去一趟。当时,林正书正带着大伙儿在哈尔滨紧张施工,无法脱身,就让妻子写了封回信,寄上 200 元钱。1993 年,他大哥患了重病,投奔弟弟来治疗,林正书拿出自己的积蓄为大哥买药、住院。去医院检查,用了几次干休所的车,他按老干部车公里价格的 10 倍付了款,在干休所医务室输了几次液,他也一一照价结账。

林正书在日记中写道:“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孩子的乐园,人生休息的港湾……”事实上,林正书的家与他的理想之家相差万里。他的妻子张晓玲,早已习惯了自己做饭吃,一个人去商店,娘俩看电视的生活。她和林正书结婚 14 年了,但真正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却没几年。张晓玲对人说,我不仅看人家两口子一起看电影嫉妒,连人家吵架都嫉妒。这次,老林带人在镇江修路,离家不到 10 公里,但一连 6 天都没回来。

一天,林正书出乎意料地回到家中,但浑身上下全是泥土,汗水把脸冲得一道一道的,一股汗酸味扑鼻而来。

张晓玲放好了洗澡水,林正书却坐在椅子上睡着了。她轻轻叫醒他,林正书微微一笑:“太困了。”说着进了浴室。张晓玲为他准备好内衣,等了好大一会儿不见他出来。进浴室一看,愣了,林正书泡在澡盆里睡得正香……张晓玲流泪了,老林呀老林,你还有完没完?在架线连你拼,在高炮团你拼,在汽车营你拼,到干休所你还拼,你看你都拼成啥样了?刚认识你时,棒小伙子 140多斤,现在不到 100 斤了……后来细心的妻子发现他刷牙时恶心,睡觉盗汗厉害,有时一晚上换两三个背心,就催他去医院检查。可他总是说,等这个工程完了就去,一推再推。看到丈夫日渐消瘦的身体,她曾心疼地哭过,也曾顾不得面子闹过,逼着他去医院检查身体,可直到他病倒在工地上,也没到医院做一次认真的检查。镇江的金山、焦山、北崮山是著名的风景区,干休所的老老小小,几乎人人都去过。可是张晓玲随军到镇江 3 年,至今还不知道这“三山”在何处,长得是什么样。

林正书的儿子林展,今年 13 岁,早熟懂事,好学上进,从没对爸爸提出过分的要求。看到爸爸晒得黝黑的样子,他曾几次背着爸爸伤心地痛哭。他总想找个理由,让爸爸领自己到北京去看看天安门,看看毛主席,以强迫爸爸休一次假。多少次他写完作业,等着爸爸来,而爸爸总是在他进入梦乡才到家,早上还没有等他醒来,又匆匆地走了。林正书临终前,孩子站在他病床边不肯离去,他抚摸着孩子的头,目不转睛地盯着他那张可爱的脸,当听到儿子说他是“最好的爸爸”时,他摇着头流下了内疚的泪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面对生离死别,他仍想着老干部,惦念干休所当林正书被确诊为肝癌晚期的消息传开后,老首长们震惊了,熟悉他的人震惊了,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医院。一些老干部主动表态:不要考虑所里医疗经费紧张,就是我们不吃药,也要把林政委的病治好。所党委决定,要尽最大努力支持医院治疗。

住院不到一个月,林正书在一次偶然机会,得知了自己的真实病情。他平静地对所长季法说:“老季啊,我得的这个病,恐怕神仙也没招了,别再为我花钱了,所里那点钱留给老干部用吧。”老干部陆进听说有一种新药治疗肝癌效果好,便找林正书的妻子商量,能不能让所里去买点来试试,妻子前思后想,终于把这个想法说了出来。谁知林正书一听就急了:“这么贵的药,老干部都没用过,咱们可不能这么做。”所里想安排个战士去护理他,他说啥也不肯;工地上的同志回来看他,他总是催他们赶紧回工地去;在南京工作的弟弟,受单位领导指派来医院护理,没几天便被他连训带骂地撵了回去。就连陪护他的妻子,也是三天两头被赶回单位去上班。林正书,以他自己顽强的毅力忍受着剧痛的折磨。

去年 9 月,他已被病痛折磨得掉光了头发,瘦成了皮包骨头,说话、走路都很费劲了,但他仍然惦记着老干部和工程队。老干部仲小宋患膀胱癌,和他同住一个医院,他常常支撑着病弱的身体去劝慰仲老,让他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他还不顾别人的劝阻,专程到江阴工地去了一趟,对工作人员嘘寒问暖。和他一起转战南北搞创收的干部战士,一见到为了干休所和老干部把命都快搭上了的林政委,大家相对无语,热泪盈眶。在病重住院期间,他常对前来看望的工作人员讲:我们要往军区的先进干休所冲刺,看来我是不能再和大家一起干了,希望大家一切以老干部的利益为重,把服务工作做到家,一定要让老干部满意。当大家都关切地问他个人有什么想法和要求时,这个过去从不掉泪的硬汉子,看到老首长和战友们这么关心自己,他落泪了,泪水中含着留恋,也含着遗憾。他说:“我个人没什么事,唯一遗憾的是,没有把干休所建成军区的先进干休所,不能继续为老首长们服务了……”

1994 年 12 月 29 日下午,已经好几天说不清话的林正书,突然觉得精神了许多,便把妻子叫到身边,说出他留给人间的最后一席话:“咱们是农民出身,党和人民培养教育多年,才有我的今天,知恩图报啊。咱们家虽然穷,但要有志气,千万别给组织添麻烦。我死后,不要把骨灰送回老家,就埋在镇江,我要看到干休所的发展……”

12 月 29 日下午 5 时,林正书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把毕生献给了祖国人民和军队建设事业,然而给妻儿留下的却只有那 2000 元债单和 6 枚军功章。

1995 年 1 月 2 日,林正书的遗体要火化了,按照他的遗嘱,除了本所机关工作人员和他的亲属,没有通知任何人。然而消息不胫而走,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栗子山殡仪馆里里外外站满了人,凡是能行动的老干部都来了,一位患严重心脏病、从不参加这类活动的老婆婆第一次走进灵堂,缓走到林正书的遗体旁,哽咽着说:“林政委是为我们大家累死的呀!”顿时,灵堂里一片悲泣。

林正书从容地走了。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怀念着他,理解着他的人生。林正书 13 岁儿子林晨,在今年“八一”建军节那天,给爸爸写了封信。他写道:“亲爱的爸爸,今天是八一建军节,是您的节日。爸爸,我真想您啊!记得小时候,很长很长时间才能看到一次爸爸,每当我看到别的孩子拉着爸爸的手去逛公园、看电影,我是多么羡慕啊!您可能还记得,有很多次我要您带我出去玩,您总是说:‘等爸爸办完公事就带你去。’我等啊等啊……您总是倒不出空来。现在我明白了,爸爸是最爱我的,是最喜欢我的,您不带我去玩,是因为公事在身。亲爱的爸爸,您常说,一个人生命的长短,取决于对时间的利用。

您才 41 岁,走得太早了。不过,按照您的工作时间来计算,您已经提前跨进二十一世纪了……”

来源:《军履回望》张明刚自选集

【读者感言】/姜曦明等 10人

按:自本报以【学习摘记】形式连载张明刚自选集《军履回望》以来,广大读者反响热烈、好评如潮。除本报随连载文章一并发表的大量书评文章外,针对每期连载文章或该书,都有许多读者写下感言、留言。这些评论文字或长或短,或诗或文,皆为真情实感,有理有据,言之有物,且有独特见解,入木三分,精彩纷呈。本期,择优摘编 11 则(篇、首)评论,以飨读者。

上海读者姜曦明

青年官兵的教科书

——读张明刚《军履回望》有感

前段时间,一个偶然的机会,有幸得知学友周报正在连载张明刚少将著作《军履回望》。于是我在工作之余,就从连载第一篇开始,逐篇进行认真地拜读。后来觉得不过瘾,网上购买一本纸质书,开始了仔细研读。真是越读越有味,越读越有劲,越读越有收获,因为这是一部青年官兵的教科书。

首先,作为一名部队政治工作者、写作爱好者,我被此书作者精准生动、简洁朴实、自然流畅的文风所吸引,被作者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所折服。我觉得,如果早读到此书,我的写作水平肯定要比现在高一些。“好饭不怕晚”。我也还算年轻,抓住这次机遇,应该还是很好的。

其次,随着阅读得越多、越深入,我越来越感到此书内容丰富、文体多样,有理论、有新闻、有文学,是一个“写作大全”式的宝贵资料库。特别是此书的内容,涵盖部队学习、训练、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是作者的亲身所见所闻、所感所悟,都是作者自己的“真经”,读起来感觉像教科书一样解渴,耐咂摸、有品味、能回味,可供读者反复研学。

最后,把全书所有文章篇目——从序言到后记,联起来、串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读——比如说,你把这部书当作长篇小说来读,那么,他的三维立体效果就出来了,你会惊讶地发现,这部大书——不但是一位将军的自选文集,还是这位将军的成长史,也是过去40年我国社会和我军发展史的缩影,更是一部新时代青年官兵难得的生动教材

总之,这是一部能够引发共鸣、启迪心灵的好书,尤其是一部值得我们青年官兵好好学习的教科书。因此,我要向作者张明刚将军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姜曦明系解放军驻沪部队某部少校军官)

郑州读者任敬志

这期张明刚《军履回望》连载题为《危难时刻显身手》的文章,讲的是副连长赵军三次救战友载誉前线的感人故事。

“前线”,与生死直接相关;身赴前线,意味着死的可能性增大;三次在前线,并且去救战友,意味着就是死。面对此情,副连长赵军直面生死,毫无畏惧,敢于赴死。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敢这么做?又是什么原因,让他愿这么做?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走进了这篇文章,也走进了生死前线。深深感到,战场是生死的抉择地,就那么一瞬间,或者生或者死。赵军敢于去死,与他的本领有关:在军校,他学的是陆军侦察专业;当学员,他是优秀学员;在部队,他是军事训练标兵。

人们常讲,“艺高人胆大”。赵军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艺”,所以才有三次救战友的这个“胆”。再者,作为副连长,他心中有部属、有战友,爱部属、爱战友,这样的“有”、这样的“爱”,既是干部情感的充分彰显,也是干部履责的实行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三次前线救战友,展现的是“能”,折射的是“情”,落位的是“行”。

归结起来,我认为,这既是对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发扬光大,更是中国军人为国而战、为家牺牲、为民奉献的铁血人生。

(任敬志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上校军官)

北京读者谭江林

为有牺牲多壮志。赵副连长的英勇事迹震撼人心,他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军人的血性和担当。只有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只有将小我融入国家民族之大我,才能理解那个年代军人最深沉的浪漫与追求。

(谭江林系解放军驻京部队某部上校军官)

北京读者任代民

副连长赵军的事迹很感人。孤胆英雄,不畏生死,三次救出战友,把生死置之度外。这样的领导带出的兵能不勇敢吗?领导是英雄,士兵就没有孬种。

(任代民系北京市海淀区军休干部)

上海读者王帅

赵军副连长,身为高干子弟,舍生忘死三次救战友,可歌可泣,令人敬佩!

(王帅系解放军驻沪部队某部少校军官)

沈阳读者苏锋

中国军人的眼睛是最纯澈、最有神、最犀利的;中国军人的心是最温柔、最坚定、最火热的……所以,每当战斗中最关键的时刻,我们最可爱的中国军人,总是能够义无反顾地舍身忘死、去拯救战友兄弟而牺牲自己!

(苏锋系张明刚参战时所在部队副部队长)

北京读者陈红艳

老山前线英雄赵军舍身忘己、英勇无畏的牺牲奉献精神,是我们新时代革命军人学习的榜样!

(陈红艳系军委机关某部委大校军官)

上海读者赵立波

读《军履回望》断想

读《军履回望》,我感受到了作者张明刚少将的思想魅力,理论魅力,文学魅力,人格魅力!我要向作者首长学习!

读《军履回望》,我学习到了作者的思想发展史,成长奋斗史,深感这是值得我一生学习的难得的宝贵精神财富!

读《军履回望》,我体会到了作者和他的战友们都是对党无限忠诚,对战友无比关心!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那浓浓战友情,情真意切、情深意重!值得我们学习致敬!

读《军履回望》,我认为这是一部军旅人生的励志好书,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深感作者的人与文都是我的好榜样,我要好好学习领会!

(赵立波系解放军驻沪部队某部大校军官)

太原读者弓军生

致敬张明刚将军

自古英雄出少年,

耙耕农田尝辛酸。

长子肩扛顶梁柱,

大孝无痕德在先。

意气风发正当年,

满腔热血守边关。

英雄男儿赴前线,

驰骋沙场把功建。

老山战场凯旋归,

新疆反恐上一线。

戒马一生保家国,

钢铁意志不褪色。

伟大军魂育后人,

挥亳笔耕扬美名。

文武双全能力强,

忠诚担当国栋梁。

(弓军生供职于太原市通畅物贸运业公司,系太原市原平商会监事)

大连读者乔桂珍

张将军,坚定的信仰,坚实的脚步,坚韧的毅力,让自己成为了一道光。使很多人走出了迷茫,走出了徘徊,找到了希望,树立了自信,坚定地前行!

(乔桂珍系辽宁省大连市总工会退休干部)

【社长点评】/王洪平

本期张明刚《军履回望·军营之声卷》“典型宣传”板块之《他,倒在为老干部服务的岗位上:追记军中孔繁森——林正书 * 》。这篇文章是对林正书同志一生的深刻缅怀和真实写照。它不仅展示了一位军人的英勇和牺牲,也展现了一个人的温情和愧疚。林正书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他的精神值得每一位读者学习和传承。

文章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林正书同志在家庭中的另一面,作为一名军人,他在工作中勇往直前,无私奉献,但在家庭中,他也是一位丈夫和父亲,有着自己的温情和愧疚。他的妻子张晓玲对他的关心和担忧,以及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军人的牺牲精神。林正书同志的儿子林展对他的尊敬和理解,以及他想要陪伴父亲的心情,都让人动容。

林正书同志在病重期间,仍然关心老干部和干休所的工作,他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令人敬佩。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军人,不仅要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还要学会珍惜家庭和亲情,活出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文章通过林正书同志葬礼的场景,展现了他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尽管他的遗体火化仪式低调进行,但消息传出后,却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为他送行。这反映了林正书同志在日常工作中树立的良好形象和深厚的人民情怀。

文章中提到的老干部和老婆婆的哀悼,特别是老婆婆的话语,深刻表达了人们对林正书同志的感激和怀念。他的牺牲和奉献精神打动了人们的心,成为大家共同记忆的一部分。

林正书同志的儿子林晨的信件,则从一个小学生的视角,传达了对他父亲的思念和理解。林晨的信件不仅表达了对父亲的怀念,也反映了他对父亲工作性质的理解和对父亲精神的传承。

这篇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细节,深刻展现了林正书同志的人格魅力和牺牲精神。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标志。林正书同志的形象和精神,将继续激励着人们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本期读者感言摘编了一系列读者对张明刚少将的《军履回望》一书的感言和评论。这些评论来自不同地方的读者,他们对这本书表达了积极的反馈和深刻的印象。

1、姜曦明读者将《军履回望》比作青年官兵的教科书,赞扬了作者的文风和写作技巧,并认为这本书是部队生活的一个缩影,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

2、任敬志读者对书中副连长赵军的英勇事迹表示感动,认为赵军的行动体现了军人的担当和牺牲精神,是对我军光荣传统的发扬光大。

3、谭江林读者同样对赵军的英勇行为表示敬佩,认为他的事迹震撼人心,诠释了他对军人的血性和担当的理解。

4、任代民读者认为赵军的事迹感人,他的领导风格能够激励士兵勇敢,体现了英雄的领导对团队士气的重要性。

5、王帅读者对赵军副连长的身份和他的英勇行为表示敬佩,认为他的牺牲精神令人感动。

6、苏锋读者通过对中国军人的描述,表达了对军人精神的敬佩,认为中国军人在关键时刻能够义无反顾地舍身忘死。

7、陈红艳读者对赵军舍身忘己、英勇无畏的牺牲奉献精神表示敬佩,认为他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学习榜样。

8、赵立波读者对《军履回望》一书的作者张明刚少将表示敬佩,认为他的思想、理论、文学和人格魅力值得学习,并且认为这本书是值得一生学习的宝贵精神财富。

9、弓军生读者对张明刚将军表示致敬,赞扬他的英雄事迹和忠诚精神,认为他的一生是对军魂的传承,他的作品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

10、乔桂珍读者赞扬张将军的坚定信仰和坚实脚步,认为他的作品帮助人们走出迷茫,找到希望,树立自信,坚定前行。

这十位读者感言和评论充分体现了《军履回望》一书在读者中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它对读者思想和情感的深刻影响。这本书不仅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被看作是对青年官兵具有教育意义的教材,以及对军人精神的赞扬和传承。

(责任编辑:麦穗儿)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机构介绍 | 报社动态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爆料投稿
Copyright©2013-2023Inc. 华表陈情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