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表陈情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民生新闻 经济新闻
法治生活 社会万象
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
安全生产 书画收藏
名企在线 时事观察
科技之窗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
健康卫生 房产商情 财经在线
娱乐资讯 旅游天下 海外之声
国土资讯 媒体聚焦
实名爆料 公益热线
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国内新闻 >

【学习摘记】张明刚《军履回望》连载(八十四)

时间: 2024-05-28 20:40 作者:麦穗儿 来源:北京华艺网 点击:

【主编导读】/韩宾

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解放军驻京部队某部少将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明刚自选文集《军履回望》后,引发读者广泛热议好评和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军报军网、央视网、光明日报、中新社、中青报中青网军内外权威媒体关注推介。

(张明刚,男,汉族,湖北随州人,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陆军少将军衔。曾参战荣立战功、被评为“火线优秀共产党员”、并在前线由士兵直接破格提拔为军官)

该书由“理论之光”、“军营之声”、“心灵之窗”三卷组成,收录了作者张明刚从军40年来公开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章、新闻作品、文学作品183篇、55万字。这些文章,有30多篇获奖或被选为教学范文,部分文章被网络平台转载百余次、浏览量超千万

2022年10月,该书首版问世后,受到铁凝、邵华泽、孙晓云、孙继炼、徐贵祥、樊希安我国当今文坛大家泰斗高度评价和广大读者喜爱。2023年1月即出第2版,截止2023年8月,不到1年时间,已是第4版第6次印刷,累计印数超过12万本。2023年2月,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人民出版社会同作者张明刚,共同向全国一千余所高中赠阅一万余本《军履回望》,受到全国广大青年师生的热烈欢迎。

【学习摘记】/王振存

张明刚 《 军履回望·军营之声卷》“英雄赞歌”板块之《 危难时刻显身手 * 》

(本文原载《文山报》1988 年 6 月 23 日第 3 版头条。与周崇棠合作)

编者按:

亲爱的《学友周报》读者朋友们:

2023年11月,本报连载了《军履回望·理论之光卷》中的【十论写作】板块,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包括中国新闻网、中国军网、强军网军委机关网、中华善德网在内的50多家媒体跟进转载;众多学友尤其是作者亲朋好友纷纷在朋友圈跟进转发;广大读者朋友很是喜爱,跟进学习,好评如潮……偶有连载迟发,便有学友垂询敦促,媒体与读者良性互动、互促,成为热点。许多读者还表达了连载《军履回望》全书的强烈愿望。

编辑部同仁因此大受鼓舞,深深感到:《军履回望》 之所以产生如此积极、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是因为这本书不止是一本可以置于案头、随时拿来学习参考的新闻教科书,更是一部能够启迪思考、激发人生奋斗动力的心灵指导书,为人做事作文皆可参考,确实是近年来我国图书市场上非常难得的一部上乘佳作!

因此决定,从第十一期开始,本报将继续以【学习摘记】形式连载《军履回望》。具体是,按该书编排顺序逐篇进行,自序言开始,至后记结束。连载时,前后分别设【主编导读】【社长点评】栏目,不定期开设【读者感言】栏目(选发学习心得感悟),以更好服务大家。

来吧,朋友!让我们跟随三位文坛大家的笔端,一起走进《军履回望》,去探寻成人成才成长道路上的成功“秘诀 ”吧!

《军履回望》,谁读谁受益。

危难时刻显身手 *

——副连长赵军三次救战友载誉前线

老山前线某部一连副连长赵军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敌人的炮火,三次冲入敌阵奋力抢救战友的英雄事迹,被前线指战员们传颂着。

3 月的一天,夜幕降临,云雾笼罩着祖国西南边陲。和往常一样,赵军带领 4 名战士巡逻在边境线上。晚 8 时左右,他们与一股趁夜色潜入我境,企图进行破坏活动的越特工遭遇。

越军首先向我发起进攻。激战中,我 2 名战士被打散,敌人迅速分为两伙,其中 4 名越军包围了这 2 名战士。另 8 名越军端着冲锋枪搜寻着赵军等 3人。当他们发现越军正欲向我射击时,手疾眼快的赵军果断地先敌开火,将一名越军击毙。

听到枪声,被围的 2 名战士立即利用地形地物隐蔽,一阵扫射,将正在尾追的 2名越军打倒在地,剩余 6 名越军见状惊慌失措,便毫无目标地疯狂扫射起来。

为了救出被围的战友,赵军不顾呼啸而过的子弹,冒着生命危险,一边奋力还击,一边向 2 名被围的战友接近。被誉为连队神枪手的赵军,巧妙地利用大树作掩护,将 4 名敌人击成重伤,使敌人丧失了战斗力,纷纷逃窜,从而救出了战友。

我边防哨所是越军经常袭击的目标。近一个月来,曾三次击退越军的偷袭,哨所牢牢地掌握在我手中。在一次反偷袭战斗中,有 8 名战士不知下落。

赵军根据情况判断,认为这 8 名战士很可能已被敌人包围。他立即把情况报告 给指挥所。

很快接到上级首长命令:“立即救回战士!”

霎时,赵军吩咐战友们掩护自己,便向敌人阵地冲去。战友们呼啦全跟了上来,赵军厉声喝道:“快退回去,前面是雷区,上来的人越多,触雷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条路我熟悉。”

就这样,在关键时刻他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他以孤胆作战的勇敢精神和平时练就的一身过硬的战术技术,独自向敌后包抄过去。砰,砰,砰,三声枪响,几名敌人应声倒地,其余敌人纷纷撤退。

然后,他带着 8 名被解围的战友,顺利通过雷区,安全返回。

赵军第三次救战友的事,发生在 5 月中旬。

那天,我军在撤回的路上与敌人遭遇,一名战士被敌人凶猛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子弹打在石头上,迸出了闪亮的火星,击碎的石碴刺进了战士的双腿,处境十分危险。

赵军利用一条小河沟作掩护,匍匐迂回到那名战士的后面。说时迟,那时快,他抱住战士,就地一滚,滚进了小河沟。在战友们的掩护下,安全撤回。

赵军之所以在危急时刻出生入死三次救战友,并且英勇顽强地发挥了自己高超的战术技术水平,这主要来源于他对战友兄弟般的感情,以及一名党员干部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为了保卫祖国的安宁而英勇献身的精神,还来源于他平时刻苦训练,爱军习武,报效祖国的坚强信念。

1984 年赵军毕业于陆军学校侦察专业,严格的训练使他铸就了铮铮铁骨。 在学校,他是优秀学员;在部队,他曾三次被师团树为军事训练标兵。

他出身于高干家庭,并且是个独生子。父母把他这个独生子送到部队,送上前线。

出征前,部队首长批准他回去见一见刚刚生下孩子的妻子。到家的第四天,一封电报追他归队。妻子有些不舍,父母一边做儿媳的思想工作,一边为儿子买了归队的车票。

送别时,父亲嘱咐说:“为父送你两句话:一是不能当逃兵,二是要为老一辈争光争气。”赵军默默地记在心里,踏上南下的征途。

——寄自老山前线

来源:《军履回望》张明刚自选集

【读者感言】/戈志宝等12人

按:自本报以【学习摘记】形式连载张明刚自选集《军履回望》以来,广大读者反响热烈、好评如潮。除本报随连载文章一并发表的大量书评文章外,针对每期连载文章或该书,都有许多读者写下感言、留言。这些评论文字或长或短,或诗或文,皆为真情实感,且言之有物,见解独到,入木三分,精彩纷呈。本期,择优摘编12则(篇、首)评论,以飨读者。

北京读者戈志宝

第八十二期连载感言

张明刚《军履回望》连载第82期题目是,《张建刚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云南老山前线某部为他追记一等功 》。 这篇来自36年前的战地报道,弥漫着战火硝烟,让人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中国军人的伟大,令我读后深受感动。

战斗中,张建刚烈士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心系着其他战友,担心止血带不够用,从而让给别人……张建刚烈士遗体火化后,战友们在骨灰里发现了106块弹片!……这说明什么?说明了中国军人伟大的牺牲奉献精神。

应该说,人与人都是一样的,军人也一样,都是父母所生的血肉之躯,谁也不是天生的钢骨铁身。但是,他们一旦成为军人,特别是上了战场,立马就成为无坚不摧的钢铁战士!因为他们——可爱的军人,有亲如兄弟的感情,有冲锋陷阵的激情,有为国捐躯的豪情……

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为你负重前行罢了。让我们一起珍爱和平,砥砺前行,不负韶华,不负军人!……好文共享,我要立即转发朋友圈!

(戈志宝系中央某部委干部)

郑州读者任敬志

最是战友情谊深

——第八十二期连载的感言

张明刚少将这篇追记张建刚烈士的文章,我从头到尾用泪水读过之后,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战争是残酷的,更是无情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个词,叫做“战友”;生出了一种情,叫做“战友情”。

张建刚是副连长,在危险出现之时,他想到的是“战友”,飞身跃起,用脚踢弹,保护战友;在受伤抢救弥留之际,他想到的是“战友”,把止血带留给“战友”;当看到他的遗言时,他想到的还是“战友”,要从自己的抚恤金中,拿出200元作为基金,用于奖励“战友”。读罢,深感:“心里想的是战友,实行为的是战友。”

这是怎样的一种思想境界,又是怎样的一种战友情深?恐怕只有那些从战场上走下来的人,才能真正读得懂,才能真正体会的到,才能真正做得实。张建刚烈士遗体火化后,在骨灰中发现 106块弹片,这不仅是战场惨烈程度的充分印证,更是一名军人、一名党员、一名干部,在生死考验面前,对“我是谁、为了谁”这一铿锵誓言的生动诠释和务实写照。

烈士留英名,丹心映苍穹。拭去眼角的泪花,抚平复杂的心境,再次翻阅《军履回望》张明刚自选集这部著作,又有了不一样的心路人生!

(任敬志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机关上校军官)

沈阳读者苏锋

张建刚,多么熟悉的名字!我赴滇作战的战友!我们的英雄!往事如昨,三十五年前我们共赴战火硝烟,在枪林弹雨中共同战斗了十三个月。那种同生死共患难战友之情,那种非凡的革命友谊,总是让我们难以忘怀!当年创立的“老山精神”,已是我们战友共同的精神家园!当年共赴战场的弟兄们,是我今生永远的生死兄弟!……我要永远怀缅烈士们,永远怀念我的战友们!

(苏锋系张明刚参战时所在部队副部队长)

上海读者曹建勋

英雄之所以成其为英雄,是因为他们能够做到一般人所做不到的事情;人民军队之所以英雄辈出,是因为我军广大官兵具有强烈的使命担当、政治信仰和战友情谊。致敬英雄,学习英雄。如果有机会,我十分愿意成为一名英雄。衷心感谢《军履回望》作者张明刚首长,让我们认识张建刚这位南疆前线的战斗英雄!

(曹建勋系解放军驻沪部队某部上校军官)

乌鲁木齐读者彭小亮

《张建刚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云南老山前线某部为他追记一等功 》这篇文章,语言平实,情节生动,事迹感人,全文没有加色彩的话,甚至都没有一个形容词,但读后确实让人感受到了革命战士那种英勇无畏和牺牲奉献精神,把对党忠诚的好战士精神品质体现的淋漓尽致。感谢作者张明刚少将的好文章!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彭小亮系解放军驻乌某部上校军官)

北京读者任代民

张建刚烈士,是真正的老山战场英雄。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品质堪称楷模,将永远载入人民军队的英雄史册。非常值得后人学习纪念。

(任代民系北京市海淀区军休干部)

随州读者刘志恒

36年前的1988 年,云南老山前线参战部队某部副连长张建刚,愿为战友牺牲自己,献出宝贵的生命!张建刚烈士永垂不朽!

(刘志恒系湖北省随州军分区上校军官)

北京读者姜巍

感谢《军履回望》作者张明刚首长,给我提供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使我这个新时代的青年军官,能够学习老山前线的战斗故事,传承革命烈士张建刚的牺牲奉献精神!

(姜巍系解放军驻京部队某部上尉军官)

太原读者弓军生

致敬张建刚烈士

身先士卒上战场,

保国卫家献青春。

奋不顾身护战友,

配合默契杀敌人。

舍身忘死留血带,

满腔热血铸军魂。

抚恤金中显真情,

英雄事迹励后人。

(弓军生供职于太原市通畅物贸运业公司)

北京读者刘慧

再致张明刚少将

将军满腹家国情,

文章笔墨自功成。

吾辈奋发当此际,

不负山河永太平。

(刘慧供职于中国银河资产风控部)

济南读者戴玉明

学习张明刚将军《军履回望》有感。前线纪实,部队训练,人生感悟等诸多体会。正气、大义、文采,给人以力量。

(戴玉明系山东冠鲁集团总经理)

武汉读者傅先举

我真心感到,《军履回望》作者张明刚首长,是我们湖北军人的骄傲,学习的楷模。吾辈当以将军为荣,以将军之精神,激励自己奋发图强。珍惜当下,展望未来,脚踏实地干好每一天!

(傅先举系武警驻疆某部近期复转原藉湖北待安置高级士官)

【社长点评】/王洪平

本期张明刚《军履回望·军营之声卷》“英雄赞歌”板块之《危难时刻显身手 *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位名为赵军的副连长三次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地救出战友的英勇事迹。其强烈的英勇无畏精神和兄弟般的战友情深令人动容,充分展现了一名党员干部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为了保卫祖国的安宁而英勇献身的精神。

首先,文章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详实的叙述,成功地塑造了赵军这位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英雄形象。从三次救战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赵军的高超战术技术、临危不惧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他能够在危急时刻果断出击,无论是孤胆深入敌后,还是在敌人炮火中救出战友,都展现出了他出色的战斗素质和无私的牺牲精神。

其次,文章深入挖掘了赵军英勇行为的内在动力。赵军之所以能够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不仅源于他对战友的深厚感情,更源于他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深知自己的职责所在,时刻准备为祖国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献出自己的一切。

此外,文章还通过介绍赵军的家庭背景和学习经历,展现了他成为一名优秀军人的成长历程。他出身于高干家庭,但并没有被优越的条件所迷惑,而是选择到部队锻炼自己,接受血与火的洗礼。他在陆军学校侦察专业的学习经历,以及在部队的优秀表现,都为他日后的英勇行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文章的语言简练明快,叙述流畅自然,既能够生动地描绘出战斗场面的紧张激烈,又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人物的情感变化。同时,文章还通过引用赵军父亲的话来升华主题,使得整篇文章更具有深度和感染力。

这篇文章是一篇生动感人、富有教育意义的英雄事迹报道。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英雄形象,同时也传递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军人使命感。

本期《读者感言》集结了众多读者的心声,他们被张明刚少将笔下的张建刚烈士事迹所深深打动。感言中,读者们不仅表达了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和怀念之情,还从烈士的事迹中汲取了力量,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伟大和牺牲奉献精神。

读者们通过烈士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事迹,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同时也看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无畏和担当精神。烈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心系战友,这种深厚的战友情谊令人动容。读者们纷纷表示,正是有了这些可爱的军人,才有了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

此外,读者们还从烈士的事迹中汲取了力量,表示要学习烈士的精神,珍惜和平,砥砺前行,不负韶华,不负军人。他们感谢张明刚少将的精心创作,让他们有机会了解到这段感人至深的历史,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军人的伟大和崇高。

整篇感言情感真挚,语言朴实,不仅表达了对烈士的敬意和怀念,也传递了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是一篇充满感动和力量的感言,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思考。

(责任编辑:麦穗儿)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机构介绍 | 报社动态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爆料投稿
Copyright©2013-2023Inc. 华表陈情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